趣胜亚洲娱乐平台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趣胜亚洲娱乐平台 > 新闻动态 > 华东国军工作部长回忆淮海战役取得第一大胜利过程

华东国军工作部长回忆淮海战役取得第一大胜利过程

发布日期:2025-04-12 21:14    点击次数:99

刘贯一 北京通县人, 1908 年6月生。 1925 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 年 2 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青年时代起,长期在白区各省以新闻工作者身份作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和西北军的工作。 1940 年后历任新四军四师政治部敌工部部长,新四军政治部敌工部部长。 1945 年 8 月汪伪警卫三师起义后改编为新四军华中独立第一军,被任命为政治委员。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国军工作部副部长,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华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兼华东军区解放军官教导总团政委. 1988 年离休(享受正部级待遇)

图片

毛泽东在淮海战役张克侠何基沣起义后发贺电称"北线何、张起义是淮海战役的第一个大胜利"

时任华东局国军工作部副部长的刘贯一回忆做何张部工作经过:

1948 年淮海战役刚刚发起的关键时刻,我党特别党员张克侠、何基沣二同志在贾汪地区发动国民党第三绥靖区的七十七军、五十九军计三个半师、两万三千多人起义,让开了东起台儿庄,西至微山湖的百里防线,敞开了徐州的北大门,使我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七、十、十三纵队迅速越过运河,穿过该部防地、兼程前进,直插徐州以东,切断了国民党陇海铁路的防线,拦头挡住黄百韬兵团西逃徐州之路,配合华野各部队,很快形成对碾庄地区黄百韬兵团的包围。

这次起义,打乱了国民党军的战略部署,动摇了敌人作战的信心,对实现我军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意图和整个战役的全胜起了很大作用。

1946 年春,为加强国军工作,华东局建立“西北军工作委员会”,我任主任。此间党中央将张克侠、何基沣的组织关系转给华东局,陈毅军长亲自掌握,我负责他的联络网华东局对鲁南的敌军工作一并加强配备。鲁南区党委国军工作部、鲁南军区敌工部部长先后有王少庸、韩去非、徐光和崔济民担任(其中韩去非还任过鲁南区党委对徐州地下工作团书记)。

图片

1945 年 8 月新四军五师根据陈毅军长的意见,由李先念师长亲派李连成同志进入七十七军,专门负责向何基洋传达陈毅和李先念的指示,何基沣根据党的指示,曾一度联合刘汝明、张岚峰、孙良城、郝鹏举组织“西北军大联盟"。李连成的组织关系归属华东军区联络部,复又派他到何基津部协助工作。华东联络部为加强对张、何的联络又专门建立鲁南前线办事处,派敌工科长孙秉超同志专门负责联络交通。

淮海战役前夕,周恩来副主席特电华东局派员与第三绥靖区张克侠、何基沣联系,商谈起义事项.华东局派朱林同志,以华东局代表的身份,转道上海,经王耀华同志的协助,在徐州都夭庙和张克侠同志会晤,详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研究在贾汪前线发动起义的事宜。事后朱林赴贾汪与何基洋会晤,朱、何详细分析了七十七、五十九军官兵的思想动态,重点研究依靠骨干,争取中间,严防顽固派破坏起义的计划。朱林完成任务胜利而归,在曲阜我军前指向谭震林同志作了汇报。因为朱林同志另有任务,前指确定派杨斯德同志(华野十三纵联络部长)与张克侠、何基沫二同志会面,并指定杨斯德在贾汪何基沣的身边,便子和我军前指联系并掌握部队起义的情况。

图片

杨斯德代表陈毅军长,以国民党少将高参身份,协助何基洋开展起义工作。作为长期隐蔽在敌军内的特别党员,何基沣、张克侠同志对华东军区前指首长的指示和布置的任务,用党性对党保证,决心在党需要的关键时刻服从党的召唤,忠实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11月 6 日夜晚,华野联络部又派敌工千部李勇烈赶至韩庄运河,向何基津的联络副官传达我军 8 日发起进攻,要其保护运河桥梁,撤出防线的命令。经过何基洋和杨斯德同志的工作,终于解除了大部分军官的顾虑,一致同意起义。何基洋当即签署了部队撤离运河防线,向解放区开拔的命令.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趣胜亚洲娱乐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